说真的,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老任,这家公司总能用一种让你哭笑不得的方式,捍卫着一些看似“过时”的玩意儿。
就在大伙儿都觉得游戏圈那点事儿早就没秘密可言的时候,两个从任天堂离职的老员工,一合计,在自己的播客里扔下个重磅炸弹:那个在江湖上流传已久,专门负责抓内鬼的“任天堂忍者”部门,居然TM是真的!
这消息一出,我脑子里第一个闪回的,是几年前《宝可梦:剑/盾》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泄密。
还记得不?
游戏发售前,网上突然跟开了闸似的,满世界都是新宝可梦的偷跑截图。
那感觉,就像你排了仨小时队买的限量款,结果前面那哥们儿直接把开箱视频甩你脸上了,还带剧透的。
你说气不气?
当时,所有人都以为又是哪个黑客大神闲得没事干,结果任天堂的操作直接闪瞎了所有人的眼。
没过几天,一份声明直接点名道姓,把泄密的源头——一家葡萄牙游戏媒体FNintendo——给挂了出来。
动作那叫一个快,定位那叫一个准。
不仅当场宣布“此生不复相见”,直接断了多年的合作关系,甚至连律师函都准备好了。
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狠辣果决,把一众吃瓜群众看得目瞪口呆。
大家都在琢磨,任天堂这是请了哪路神仙,能在茫茫人海里把泄密者给揪出来?
现在,谜底揭晓了。
干这活儿的,就是那帮传说中的“忍者”。
这事儿从前公关经理Kit和Krysta嘴里说出来,就更有那味儿了。
在任天堂,“保密”俩字儿,那就是刻在DNA里的天条。
谁敢碰,谁就得死。
甭管你是谁,只要泄露了开发中的东西,第二天就不用来上班了。
这帮“忍者”存在的意义,就是确保这条规矩能落实到每一个角落,他们就像是悬在所有知情者头上的幽灵,你不知道他们在哪,但他们肯定在看着你。
你可能会觉得,至于吗?
不就是个游戏?
嘿,这你就把任天堂想简单了。
他们卖的从来不只是游戏,而是一种近乎于“魔法”的体验。
为啥每次《塞尔达传说》憋半天放个新预告片,全球玩家就跟疯了似的?
因为在那之前,你对那个世界一无所知。
任天堂耗费巨资和心血守护的,就是你按下START键那一瞬间的惊喜,那种探索未知世界的纯粹快乐。
任何提前的剧透,都是对这份“魔法”的亵渎。
为了把这事儿做到极致,任天堂内部的开发模式简直堪称“反人类”。
他们最爱搞“信息孤岛”。
当年开发《路易吉鬼屋2》那拨人,在一个小黑屋里埋头苦干了N久,压根不知道自己做的游戏是给哪个平台开发的。
直到有一天,高层揣着个3DS原型机进来,这帮人才“哦”的一声恍然大悟。
你想想,在这种模式下,每个人都只是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,连机器长啥样都不知道。
一旦有信息泄露,比如某个场景的美术图流出去了,“忍者”们都不用查监控,直接就能把嫌疑人锁定到个位数。
这哪是做游戏,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“锦衣卫”啊。
更绝的是,连“好心办坏事”都不行。
有员工觉得,我提前放点风声,帮游戏预热一下,这不是挺好吗?
对不起,在“忍者”眼里,你这就是在玩火。
游戏的惊喜必须由官方亲手点燃,谁都别想抢这个火柴。
当然,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,内部管得再严,也难防外部的猪队友。
Kit就开玩笑说:“东西只要发到欧洲,就悬了”。
这句吐槽背后,是跨国协作中保密工作的辛酸泪。
文化差异、管理疏漏,总会有些地方成为泄密的高发区。
这也是为什么“忍者”们必须存在的理由,他们不仅要对内防家贼,更要对外防“国际友人”。
说到底,“任天堂忍者”这事儿,听起来挺酷,背后却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匠人精神。
在这个什么都讲究“快餐化”的时代,还有人愿意花这么大代价去守护一份虚无缥缈的“惊喜感”,本身就挺让人动容的。
他们守护的,可能就是我们这些老玩家心里最后那点儿童真吧。
所以,下次当你满心欢喜地拆开一款任天堂游戏时,不妨想想,为了这份原汁原味的快乐,背后可能有一群无名“忍者”刚刚结束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
这买卖,你说值不值?
睿迎网配资-排名第一的配资公司-配资炒股的-股票配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